
10月12日晚,2025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”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海大学举行。从一堂以水为媒的“大思政课”,到江豚巡护员守护长江的微笑;从火场中挺身而出的凡人勇士,到创新创业浪潮中的青年创客……江苏青年以信仰为基、以担当为行、以创新为梦,在祖国的山河大地间,共同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答卷。
思想引领,筑牢青春信仰
2025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”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紧扣青春爱国奋斗主题,结合新时代治水安邦、兴水利民的伟大实践,通过主题演讲、情景演绎、音乐舞蹈、互动分享等多种形式,以网为媒、以水为介,网上网下同上一堂大思政课。
江苏省委常委、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在致辞中表示,作为兼备江河湖海资源的省份,水是江苏最具神韵、最为灵动的底蕴。“当前,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,为广大青年学子施展抱负提供了广阔天地,也为同学们提供了生动的大思政课课堂。”
活动现场,国家卓越工程师林毅峰、白鹤滩水电站设计总工程师徐建荣、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张金良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五位河海大学“天团”校友开麦寄语青年人。
寄语中金句频出,饱含前辈对青春岁月的珍视与回望。张建云院士提到,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靠我国自主研发的13级泵站群,像给长江水搭了13层“电梯”,他给青年的箴言掷地有声:“眼里有光,脚下有路,揣着信念追理想。”
展开剩余78%“假如许我再少年,挑灯夜读不偷闲。”张金良的故事更让众人眼中含泪。他12岁那年,家乡邻县黄河发洪水,村里分了50斤白面烙饼救灾,母亲连夜烙饼,却一口没让他尝,只说“这是救命粮”。那一刻,“长大了治好黄河”的念头,在他心里扎了根。
2025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”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现场。图片来源/南京新闻
勇毅担当,彰显青春正气
如今,奋斗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一代手中。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高级工程师、河海大学校友缪薇说,江都水利枢纽就像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“总开关”,只需轻轻“一拧”,长江水就能跨越千里,送到千家万户,这份治水兴邦的使命,已深深融入她的血脉,也映照出江苏青年在重大工程中扎根坚守的担当。
与此同时,长江边的南京江豚巡护员杨金海,正用另一种方式书写青春的忠诚。他驻足江畔,凝望江水中一闪而过的“微笑”。渔民出身的他,在长江生态修复启动后“上岸”成为“护鱼人”,这正是青年一代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,他们将个人选择融入绿水青山的宏图,守护着万里长江的生生不息。
在体育与科技的赛场上,江苏青年同样展现出敢闯敢拼的锐气。奥运冠军张雨霏畅谈新征程目标:“我想要成为中国首名30岁仍能站上奥运赛场的女性游泳运动员。”她和教练团队一起打磨新技术,坚定地说:“不跃入水中,永远不知道自己能游多远;不拼一把,怎会知道未来有无限可能?”
奥运冠军张雨霏。图片来源/紫牛新闻
江苏青年的力量,更在社会责任的担当中彰显无疑。 10月9日,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“省见义勇为勇士榜”,12名见义勇为勇士光荣上榜。其中,“00后”小伙张俊辰、陈磊,用行动诠释了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本色。
2025年7月4日傍晚,如皋市城南花苑小区,张俊辰和陈磊突然闻到刺鼻的焦煳味,他们抬头发现一楼住宅浓烟滚滚,陈磊迅速在楼道内找来3具灭火器,张俊辰立即拨打119,并从楼梯窗户翻至靠近起火点的平台上,接过陈磊递过来的灭火器,向厨房内喷干粉,因火势猛烈,灭火器很快用完。得知室内还有一位被困老人,二人用湿毛巾紧捂口鼻,拎起灭火器冲进火场扑灭明火,随后消防人员赶到,老人被成功营救。张俊辰事后表示:“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永不退缩,以后仍会冲锋在前”;陈磊则腼腆地说:“当时觉得是应该做的,换作谁都会这么做”。这份挺身而出的勇气、分秒必争的智慧,正是江苏青春力量最真实的写照。
被救人送来锦旗。图片来源/如皋发布
创新创业,点燃青春梦想
活动现场,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则讲述了自己用200元钱开启的机器人梦。他呼吁在场青年加入进来,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,一起点亮人类的新科技树。
像王兴兴这样以创新创业实践梦想的江苏青年人还有很多。江苏省“双创团队”领军人才范晶晶,致力于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“架桥人”,已成功孵化出包括估值超50亿元的20家高科技创业项目;从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毕业的印颖,返乡创办西梵农庄,将艺术审美与农业创新相融合,并与其他新农人合伙打造“蜗牛奇妙世界”,拓展产业链……
目前,江苏各地正构建全方位青年创新支持体系,推动青年人才在各个领域创新创业。2025年,苏州发布《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》,推出“百万人才新增计划” ,锚定“三年新增百万人才”目标,计划部署了“高端人才领航”、“产业人才支撑”、“青年人才集聚”、“人才生态创优”四项具体行动。同时,苏州还搭建了“百校千企联盟” ,推动高校、企业以联盟形式聚合,引导更多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。到2027年,计划促成技术转化项目不少于1000项、新增共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不少于30个。
常州市则关注留住人才的人文温度,青年企业家郑怡沁聚焦涉外群体,专注于为他们提供“类海外”的生活环境。其创立的社区成立至今,已成功在常打造了多个项目,这些项目不仅提供了高品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,还通过社区建设与产业配套,进一步提升常州的国际化营商环境,让这座城市被更多人看见。
从水利工程到生态保护,从危急时刻的英勇担当到创新创业场上的多点开花,江苏青年正以多元的姿态、统一的信念,将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。他们用行动证明:青春的价值,在于坚守与开拓,更在于奉献与无畏。每一份平凡的努力,终将汇聚成这个时代最为澎湃的浪潮。
文/袁昕
资料来源:南京新闻、河海青年、南通发布、如皋发布、扬子晚报、中国水产、方志江苏、江苏警方、钟楼区总商会
发布于:重庆市股票配资10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