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谷风露凉,绿珠醉初醒。
珠帐夜不收,月明堕清影。
译文、赏析 / 严勇
译文
图片
金谷园的风露带着凉意,仿佛绿珠从沉醉中刚刚清醒。
串串葡萄如珠帐般悬挂,夜晚也不曾收起,明月照耀下,洒落一地清透的影子。
注释
图片
金谷:指晋代石崇所建的金谷园,常被用作奢华园林的代称,后衍生出富贵盛景难久的讽喻义
珠帐:形容葡萄果实密集悬挂的形态。
注释引用:百科赏析
图片
这是唐代诗人唐彦谦一首咏物诗。
这首诗最绝妙之处,在于以“绿珠”典故,喻葡萄晶莹,“珠帐”状果实成串,通过风露、月光等意象,勾勒出葡萄在夜色中的清雅姿态。
当“金谷风露凉”的凉意漫过纸面,诗人以典故为藤、意象为叶,将葡萄的形与神织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。
“金谷风露凉,绿珠醉初醒。”一二两句是说,金谷园的风露带着凉意,仿佛绿珠从沉醉中刚刚清醒。这是写“葡萄之晶莹”。
“绿珠”典故,源自西晋石崇的宠妾,其名暗合葡萄的“珠”状果实。当绿珠从醉意中苏醒,葡萄在露水中折射的光泽,恰似美人眸光流转,将历史典故与物象特征熔铸为一。诗人以“醉初醒”状其水润饱满,从侧面写葡萄之晶莹,仿佛果实饱吸夜露后初绽的生机,让典故成为物象的隐喻,虚实之间更添韵致。
“珠帐夜不收,月明堕清影。”三四两句是说,串串葡萄如珠帐般悬挂,夜晚也不曾收起,明月照耀下,洒落一地清透的影子。这是写“葡萄之美好”。
以比喻破题,将成串的葡萄比作悬挂的珠帐,天然的垂落感与“夜不收”的随性,暗合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推崇。末句则让静态的果实活在光影之中。这里的“堕”字极妙,既写影子形态,又暗含月光的重量感,让无形月色有了可触质感。
此诗在典故与意象的缝隙中,透出疏朗之气。金谷园的历史沧桑被风露稀释,只留下凉意中的清逸;绿珠的故事褪去脂粉,化作果实的剔透。诗人看似写葡萄,实则借物抒怀——当“珠帐夜不收”的放任与“月明堕清影”的孤高相遇,恰是文人对自然本真的向往,印着诗人笔下“以典入自然,以情照物象”的独特诗风。
当我们读罢“金谷风露凉”,仿佛能看见月光下那片清影里,既躺着西晋的风露,也凝着唐代诗人的目光——咏物之妙,正在于让一颗果实承载起时光的重量,却又轻得能被月光托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10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